气魄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气魄小说 >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> 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

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

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 (第2/2页)

于是乎,几人你一句我一句,要么安慰,要么分析,这让杨帆有些意外。
  
  谁说这几位兄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着,若真敢小看他们,真会阴沟里翻船。
  
  不过,自己的算计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,所以杨帆并没有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。
  
  但还是委婉的提醒:“各位兄弟的关心某铭记在心,不过有些事情现在还不宜透露……”
  
  程处默几人也把酒一口闷了,接话道:“兄弟不用解释,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就行,让那些看不起咱们的家伙知道咱们的厉害,我们跟着兄弟干就行……”
  
  杨帆有些无语,刚刚还夸这几个聪明来着,一下子混不吝的性格又涌现出来,难怪被称为长安四害呢!
  
  ……
  
  新年休沐的日子又是一场大雪,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极低的气压之中。
  
  在这寒冷的冬日,有一件稀奇事儿成为了长安城人人议论的饭后闲谈。
  
  据说,作为长安城最大的惹祸精,专挑勋贵和世家硬刚的憨货杨帆居然要出书了。
  
  而且还是由崇贤馆里的学士共同审阅通过的,这简直颠覆了众人的认知。
  
  虽然杨帆平时会做一些诗词歌赋,可著书传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大儒能够做得到的。
  
  可杨帆这一个毛头小子偏偏做到了,众人惊讶的同时又有些好奇。
  
  要知道朝廷的一纸诏令下达,将《杨氏启蒙学》和《杨氏算学》作为了大唐学堂的启蒙学。
  
  同时决定,科举考试将从今年春闱考试开始改制,并制定出了详细的细则。
  
  这一次科举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  
  第一,科举考试由一年一次变为每两年一次,也就是说,今年考不中的学子,下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要等到第三年。
  
  第二,此次考试被录用的考生,将会取消吏部考核环节,由皇帝直接进行殿试进行排名。
  
  第三,今年春闱科考,不需要人进行举荐便可参加,而且考卷将采取糊名制度。
  
  第四,此次考试增加了农学等专业知识的考核,更加大了科举作弊的惩罚力度。
  
  考生作弊被查处,视情节之轻重会受到禁考乃至服徭役的惩罚,考官作弊被查处,轻则掉官,重则砍头。
  
  第五……
  
  一条条一款款,写的清清楚楚,通过皇榜张贴之天下。
  
  这个改革的诏令一经下达,无数寒门士子全都欣喜若狂,甚至很多人买鞭炮进行庆祝。
  
  整个长安城变成了沸腾的海洋,随着诏令传遍天下,一股浪潮席卷整个大唐。
  
  这一次的科举改革的措施,可以说全部都是对寒门学子有利的。
  
  虽然刚开始实行,按比例来说,世家勋贵子弟的录取率可能还是比较高。
  
  但这套改革只要推行下去,就一定能逐步推翻了世家勋贵的垄断地位。
  
  科举考试变成两年一次,对于距离遥远的偏远学子来说,这可是一个福音。
  
  特别是对寒门学子,他们来一趟长安,一来一回可能都要一年左右的时间。
  
  这对于财力还有身体素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。
  
  如今改成两年一考,寒门学子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考试。
  
  取消举荐制度和吏部考核,改成由皇帝进行殿试,不仅增强了皇帝对于学子认知,又打破了吏部任人唯亲的传统!
  
  其实这些改革,目的只有一个,构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。
  
  以前的科举考试,寒门子弟很少有人举荐,除了寒门学子的人才确实很少以外。
  
  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寒门学子根本没有接触官员的机会,这就大大打击了寒门学子学习的积极性。
  
  毕竟,在此之前,主考官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,而且主考官都是世家的官员。
  
  这些主考官看谁顺眼或者是谁走了世家的门路,主考官就会录取谁。
  
  而现在,直接将考生的名字糊上,最后又有皇帝亲自进行殿试,这就减少了徇私舞弊的机会。
  
  大家就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,提高了寒门学子学习的积极性。
  
  这一系列的改革,如何不让那些寒门子弟欣喜若狂?
  
  而作为主持此次科举改革的杨帆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  
  皇帝甚至被无数寒门学子以恩师相称,而哪些世家,则对李二则是咒骂不已。
  
  这简直欺人太甚,皇帝这是在撬世家的墙角,是在绝世家的后路。
  
  五姓七望,是这时代势最大的几大世家,而其他大大小小的世家更是数不胜数。
  
  作为世家的代表,清河崔氏、博陵崔氏,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、范阳卢氏、荥阳郑氏、太原王氏……这七大世家,都有着上千年的传承。
  
  即使中原王朝更迭了不知几代,但是这些世家却依然屹立不倒,可见其强悍。
  
  最主要的是,这些世家相互通婚,关系盘根错节,他们甚至敢不把皇族放在眼里。
  
  李二陛下曾经想让太子李承乾求娶崔氏嫡女,可结果被崔氏断然拒绝,这也更加坚定了李二陛下削弱世家力量的决心。
  
  原来这些世家看不起有着胡人血统的李二,而现在他们从这次科举改革中感到了危险。
  
  五姓七望,家族祖地分散在各处,但是他们每一家都在长安城中都有诺大的产业,有着家族中举足轻重的嫡系子弟坐镇。
  
  他们的任务就是时刻关注朝堂动向,在有意外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家能够及时的沟通联络,制定出最佳的应对方案。
  
  在科举改革的政令下达之后,除了李氏,几大世家无不闻风而动,马上坐到了一起商讨对策。
  
  此次他们聚集的地方就在崔府的一处别院,崔永辉也是此次事件的主导者。
  
  此时,坐在主位的崔永辉说道:“皇帝这一手玩真的高,这次科举改革,分明就是冲着我们世家来的。”
  
  “皇帝显然要毁了我们世家的根基,大家可得赶紧想个办法。”
  
  太原王伦接着说道:“不错,只有我们世家之子弟,大多在朝中为官,方能把控住局面。”
  
  “一旦让寒门子弟掌控朝堂,到那时候,皇帝再无顾忌,我们世家怕是要危险了。”
  
  卢本伟则叹息一声:“如今皇榜已贴,我们能为之奈何?”
  
  “若敢公然反对,定然激起那些泥腿子的怒火,虽然我们不惧他们,可也不能视而不见。”
  
  “这些愚民若被皇帝利用,对我们也是一个心腹大患。”
  
  确实,这次搞了一个突然袭击,让这些世家有些措手不及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